邻里纠纷巧化解 特殊喜宴表深情
2008年6月30日,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司法所所长兼人民调解员老冯接到了一封大红请帖。内容是解除劳教人员某种猪繁育公司董事长李某邀请司法所和调解委员会全体同志7月1日到公司赴宴。老冯一下懵住了,心道:这不年不节的举办什么宴会呢?也不知道李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莫非这小子又惹什么事了?老冯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其实,这李某真挺让人操心的。李某今年30岁,原先家住铁西区某街。从小父母因车祸双亡,他由爷爷、奶奶带大,因两位老人年迈,对其疏于管教,经常在外打架斗殴。23岁那年因寻衅滋事,被劳动教养三年,2003年末被解除劳教后,他的爷爷、奶奶为使其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拿出毕生的10万元积蓄,让他到太平沟村创建一个种猪场。就这样,李某开始了他的艰难创业历程,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的资产已近百万。这时的李某随着资产的增加,优越感也越来越强烈了,对员工常常吆五喝六,稍有不顺就虎着脸说:“我进过监狱我怕谁。。他和村民的关系也搞得不好,养猪场的猪粪在村里随意堆放,弄得村里臭气熏天。村民稍有微词他就出言不逊,以至于村民见了他都躲躲闪闪。这样,他和村民的矛盾一直在加剧。2006年末,猪场扩建,为了追求房屋面积的最大化,他把房檐越界修到了邻居院里,造成了邻居家的排水不畅,邻居忍无可忍,与其理论,他蛮不讲理,先上前打了对方几个嘴巴,并扬言要将对方铲除。对方也不示弱,召集了很多亲属,拿着镰刀、二齿钩,双方形成了对峙。老冯接到纠纷信息员的报案后,火速带领全体同志驱车来到太平沟村现场,大喊了一声:“把家什都放下,不想犯法,不想进监狱的都回家,一会儿我挨家找你们谈话。”
看着逐渐散开的人群,老冯先向村调委会主任了解了事情的细节。而后在村部召开了平西乡调委会扩大会议。会上,调委会成员都发表各自看法。最后老冯总结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调解思路。由其他调解员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而自己单独出面做李某的工作。说干就干,他径直来到了李某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道:“李总你说这事怨谁呀?”李某说:“这事不怨我,他们欺负城里人。” 老冯严肃地说:“有句俗语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好好想想,自己哪里做错了,猪粪乱堆,房子不按规定建,这不都是你干的吗?”李某无奈地说:“我知道错了,但你看这猪粪实在没地方堆,我建好的房子也不能扒了重建呀!” 老冯语重心肠地说:“事业想做大做强,一是要有好的管理,二是要有村民的帮助。必须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遇见啥事不能一根筋,猪粪是可以利用的,建一个沼气池,这可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既保持了良好的环境卫生,又为大家提供了清洁能源,沼渣作为上好的有机肥,还可以作为村里的果林和蔬菜大棚的上好肥料,有利于提高咱村蔬菜、水果等绿色食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另外,房檐上可以修雨水导流槽,房子就不用重建了吗。” 老冯的话音刚落,这时的李某突然站起来,紧紧握住老冯的手说:“你真是我的亲哥呀!” 老冯笑着说:“别扯这用不着的,赶紧给老乡道歉去。”李某乐呵呵地去给村民道歉去了。就这样,一场可能导致民转刑的案件被轻松化解了。随着李某与乡邻的关系日益融洽,村民对这名城里来的小伙逐渐改变了看法,并经常为他的猪场发展提供方便条件。为了感谢村民们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他用积极参加公益事业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乡邻,为维修学校捐款,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为孤寡老人赠送生日礼物。村民们说:李某真的变了。
话说回来,接到请柬的第二天,司法所和调委会全体同志按时来到了村里,老冯注意到,这时的种猪繁育公司门前已是热闹非凡。村民和李某在一起有说有笑,谈得正欢。见老冯过来。李某拉着他径直走到公司大食堂,对着大家说:“今天是党的生日,我有一件大事要宣布,多年来承蒙大家的照顾,以及冯所长的关心和支持,不仅公司效益明显增长,而且我还刚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所以我杀了两头猪,请大家吃个喜酒。同时也请大家监督,我一定继续和大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这正是:手拿迷离请柬,瞬间脸绽笑颜;
昔日相间干戈,今朝玉帛重现。
(吉林省四平市司法局基层处提供)
点评:
这是一起个体企业与乡邻之间发生的纠纷。这起纠纷的复杂性在于:一是矛盾时间长,因公司长期乱放猪粪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了与村民的关系;二是矛盾头绪多,既有公司与多数村民之间因污染而产生的矛盾,也有与特定村民因相邻关系而产生的纠纷,涉及主体多;三是当事人情况特殊,李某以自己曾经被劳动教养为资本,对员工和村民进行恫吓,导致周围的人敢怒不敢言。
人民调解员采用正确的调解手段,及时化解了纠纷。一是调解员及时、迅速、果敢,最快速度稳定局面。当纠纷双方激烈对峙,械斗事件一触即发时,调解员第一时间赶到,利用法律威严喝斥当事人,立即控制了紧张局面,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为纠纷的调处创造了条件。二是调解员调解策略得当,效果明显。调解员在纠纷面前沉着冷静,兵分两路,分别做当事人双方的工作,有助于平息矛盾。他们善于抓主要矛盾,由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做纠纷中主要过错方的工作。主要矛盾的解决就能很快促成纠纷的化解。三是调解员在调解中注重社会效果。调解员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从根源上解决矛盾,对李某指点迷津。不仅巧妙地做通了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还使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从一名解除劳教人员成长为一名预备党员。在此基础上,调解员积极帮助他出谋划策,既避免了污染,又增加了企业的效益,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