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以商调商”,真管用!
作者:江宏坤 李亮 王佳妮
近日,满载各类货物的车辆在凭祥友谊关口岸穿梭。凭祥友谊关口是我国通往东盟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也是我国最大的水果进口口岸。
看着口岸进进出出的车辆和货物,在广西崇左市凭祥市浦寨做了30多年边贸生意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凭祥市浦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周梅初说:“水果保鲜期短、易腐变质,对物流运输、仓储和通关时限要求较高,一旦发生纠纷,要最快速度解决。”
周梅初常年往来于中越两国,懂边贸、交际广、语言通、威信高。在崇左市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凭祥市委政法委在浦寨边贸区设立了以周梅初姓氏命名的“老周涉外调解室”,并在各边贸口岸下设6个驻边调解工作站,打造一体多元、全面辐射的商贸纠纷调解工作网络,逐渐形成“以商调商”解纷工作法。
“‘以商调商’的方法,在纠纷调解中成效显著。”凭祥市委常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0年至今,凭祥市积极化解边贸纠纷,先后为客商挽回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极大促进边贸健康发展。凭祥市《边境地区“以商调商”解纷工作法》等入选全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法先进典型,凭祥市浦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客商的事客商办
凭祥市与越南一市三县接壤,有2个国际性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和4个互市点。
在凭祥市卡凤监管中心联合调解室内,记者看到最多的是印制有中文和越南语的感谢锦旗。“交易量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商贸纠纷增多。”周梅初说,很多从事边境小额贸易的中越客商没有签订合同,全靠诚信经营,一旦发生纠纷,化解难度大。
中国客商黄先生在浦寨边贸区从事水果交易多年。此前,黄先生转款50万元给越南客商黎氏某,用于采购一批榴莲。一段时间后,黄先生不仅没收到货物,还逐渐联系不上黎氏某。对此,黄先生到浦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
委员会成员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发挥他们在生意场上多年积累的关系和人脉,多渠道打听。最终,浦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唐小锋联系到了黎氏某。经调解,黄先生和黎氏某达成共识,约定榴莲限时一个月发出,如无法发货,原支付的50万元货款分两次退回。
“大家一起做生意,诚信最重要。”唐小锋说,每次看到纠纷得以化解,大家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心里满满成就感。
目前,秉持由客商服务客商的理念,浦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队伍由“周梅初+N个客商+外籍调解员”组成,建立中越双语网上受理服务网站,开通老周服务热线,全方位为客商提供便捷服务。
针对客商反映诉求难问题,“老周涉外调解室”实行每周一开门接访,对接访信息按照一般性纠纷、重大纠纷、疑难复杂纠纷进行分类,实施动态管理。同时,配备107名客商网格员,将边贸纠纷排查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严防小纠纷酿成大矛盾。
凭祥市还在浦寨、弄怀边贸区新成立2个抵边社区居委会,60%的社区干部由客商担任,实现客商的事客商办。调解经费纳入社区居委会年度财政预算给予保障,每年从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补充,解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问题。
涉外纠纷巧妙化解
刘先生是在浦寨从事边贸生意的客商,其分别欠江苏省床上用品商家朱先生、季先生的货款50万元、40万元。面对客户的催账,刘先生表示,向他进货的越南客商也未结清货款,暂无力支付。
浦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知情况后,由几位商家联合向刘先生了解情况,核实其实际困难。但刘先生最初的态度却是:拒绝调解,要求走法律诉讼程序。
对此,浦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动越籍调解员,积极与刘先生的越南客户沟通,说明其中利害关系。最终,越南客户同意支付给刘先生部分货款。经调解,刘先生和朱先生、季先生最终达成共识:考虑到各方实际困难,朱先生、季先生将货款数额适当减免,并且允许刘先生分期偿还。
这样的涉外三角债务能快速解决,主要得益于“以商调商”解纷工作法“客商主调、跨境联调、线上直调”的运作模式。
周梅初介绍,鉴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难以化解无合同的中越客商边贸纠纷问题,“老周涉外调解室”采取“以商调商”方式,由他邀请越南客商担任调解员,共同化解边贸纠纷。
同时,“老周涉外调解室”还在越南新清边贸区设立驻越调解室,调解队伍由“中方客商+越方调解员+N(越方的公安、有威望人士、民间组织)”等组成,中越双方给予调解员通行便利,及时快速处理跨境边贸纠纷。
在线上直调方面,则是建立远程调解平台,进行视频连线调解,解决外商不能到场参与调解或纠纷化解时间长等问题。
“三步走”事了心服
矛盾纠纷调解,最怕“事了心不服”。
如何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成为凭祥市委政法委打造独具边关特色的法治品牌,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重心。
依托“以商调商”解纷工作法,凭祥市委政法委推动解纷“三步走”:法律明白人走访促案结、调解员回访促事了、社区干部入户促人和。
凭祥市在浦寨、弄怀边贸区培育了18名客商法律明白人,在边贸纠纷调解前开展法治宣传,让双方回归到法律轨道,靠法解决问题;调解后,开展以案释法,达到调解一个案件,教育两国公民的目的。同时,设立浦寨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和中越边境贸易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配备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提供线上24小时免费自助法律服务。
边贸纠纷调解结案后,客商调解员、社区网格员3天内第一次回访,了解双方思想动态;15天内进行第二次回访,了解双方履行协议情况;30天内进行第三次回访,了解调解协议履行完成情况,如有反悔倾向,立即组织双方再次调解。2022年以来,凭祥市无一起边贸纠纷结案后出现反悔情况。
同时,当地社区干部还会走访所有边贸纠纷案件当事人,开展思想疏导,评估风险等级,及时掌握动态,严防发生极端事件。
目前,根据边境的产业布局,凭祥市在红木第一城、电商产业园、边民互市点、卡凤监管中心、南山物流园等均设有司法服务站或联合调解室,建立跨国纠纷线上诉讼机制,实现预警、分流、调解、司法确认、进展跟踪、指导督办全流程在线办理,持续深化“以商调商”解纷工作法。